以农为本,科技兴农

大豆褐纹病

病因


•又称褐斑病、斑枯病,多发生于较冷凉的地区。东部地区发生重,危害大。


•主要造成叶片枯黄,光合速率急剧降低,提前10~15天落叶,大幅度减产。


识别要点


• 叶部产生多角形,大小1~5mm褐色或赤褐色小型斑,病斑略隆起,上生小黑点,病斑周围组织黄化,多数病斑可汇合成黑色斑块。









症状

发病条件


• 该病在黑龙江省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。


第一个高峰:6月中旬至7月上旬,气温偏低、多雨高湿、少日照,前期发病重;7月中旬以后随着气温升高,病害增长速率减慢;


第二个高峰:8月中旬至9月上旬降温较快、多雨、高湿,后期发病重。发病严重时,9月上旬大豆叶片自下而上全部黄化脱落。


防治

病害防治


•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。


• 减少越冬菌源:及时处理病株残体,如秋翻,减少越冬菌源;实行二年以上轮作。


• 及时排除积水,降低田间湿度。合理施用氮肥,氮、磷、钾肥配合施用,增强寄主的抗病性。


• 药剂防治:多克福大豆种衣剂拌种;大豆植株下部叶片感病对植株中、上部产量损失率影响很大,故防治植株下部叶片受害是非常重要的。初期防治,常用药剂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,兑水喷雾。


商品推荐
来村客户端

河南来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服务时间:周一至周六 9:00-18:00

QQ:3324124982  联系方式:186039628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