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因
形态特征
成虫
• 暗褐色,雄蛾色较浅,前翅近长方形,沿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
短斜线条与黄褐线条相间。
卵
• 扁椭圆形,初产时乳白色,后变黄色或桔红色,孵化前变成紫黑色。
幼虫
• 共5龄,4-5天一龄。初孵化时乳黄色,老熟时橙红色。
蛹
• 体长5-7毫米,腹部2-7节背面前后缘各有刺1列。
土茧
• 长椭圆形,白色丝质,外附有土粒。
症状
危害症状
• 幼虫蛀入豆荚,咬食豆粒,成沟状,或吃去大半。
• 常年虫食率10%左右,严重时可达30-40%。
• 受害豆粒产量降低,同时品质变劣。
发生条件
•温、湿度和降雨:高温干燥及低温多雨均不利于成虫产卵; 成虫盛期,连降大雨,影响正常活动,蛾量、卵量均减少,为害轻。
•天敌:大豆食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,对大豆食心虫种群密度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•品种:品种农艺性状不同,食心虫为害差异很大。
•耕作制度和栽培条件:大豆重茬、邻茬发生重;不同地势食心虫发生亦有差异,一般洼地比平地受害重。
防治
防治技术
防治指标:上年虫食率5%或田间成虫出现打团,并且每团蛾量大,成倍增长时。
生物防治:性诱剂诱杀,赤眼蜂灭卵。
化学防治: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,溴氰菊酯、高效氯氰菊酯、氰戊菊酯等。
河南来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QQ:3324124982 联系方式:18603962879